为了加强校园安全建设,提高师生的应急救护能力,4月15日,滨城区红十字会联合彭李街道红十字会、秦皇台乡红十字会开展了系列应急救护知识讲座,旨在普及校园应急救护知识,使广大师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急救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活动现场,红十字会的专业讲师们针对校园内常见的意外伤害场景,如心肺骤停、气道异物梗阻等,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和示范。在讲座中,讲师们详细介绍了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以及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海姆立克法)等核心急救知识。为了让教师们更好地掌握这些技能,讲师们还借助人体模型,分步骤示范了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海姆立克法的操作要点,并邀请教师们现场进行模拟练习。
参训师生们在红十字会专业讲师和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下,认真练习胸外按压节奏、人工呼吸力度及AED设备使用流程。通过反复练习,教师们逐渐掌握了急救技能的要领,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准确地采取急救措施。 
应急救护知识进校园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有效提升了中小学教师的应急处置能力,还为平安校园建设构筑了坚实防线。同时,此次活动也彰显了红十字会“保护生命健康”的宗旨,为全社会形成“重视急救、学习急救、普及急救”的文明新风尚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