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习近平曾指出,红十字组织是全世界影响范围最广、认同程度最高的国际组织。红十字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运动。中国红十字会自成立以来,在重大灾害救援、保护生命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滨城区红十字会职能介绍:
核心业务:“三救”:备灾救灾、人道救助、应急救护。
“三献”: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角膜)捐献、人体器官捐献。
基础业务:组织建设、志愿服务、红十字知识传播、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等。
红十字精神:人道 博爱 奉献
国际红十字会运动的起源:红十字会是世界三大国际组织之一(联合国、红十字会、国际奥委会),起源于战场救护,1863年在瑞士日内瓦成立,创始人是瑞士银行家亨利·杜南。
“世界红十字日”的由来:
1901年,亨利·杜南因对红十字运动做出的巨大贡献而荣获首次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1948年,国际红十字会第二十届理事会确定每年的5月8日(亨利·杜南的生日)为世界红十字日,并要求各国红十字会在这一天举办庆祝纪念活动。
红十字标志的释义及作用:
红十字标志只是在武装冲突中传达一个特定信息的符号,其中不含任何政治、宗教、哲学和人们凭印象、感情杜撰出的各种意义。但不容置疑的是,由于一百多年来红十字会的卓越贡献,使这一标志具有了极大的号召力和权威性。
中国红十字会使用白底红十字标志,红十字标志具有保护作用和标明作用。
1、 红十字标示的保护使用,是标示在战场、武装冲突中必须受到尊重和保护的人员和设备、设施。
2、 红十字标示的标明使用,是标示与红十字会活动有关的人或者物。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前体细胞,最终生成各种血细胞成分。它们具有良好的分化增殖能力,医学上称其为“万用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治疗哪些疾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治疗恶性血液病,骨髓功能衰竭,部分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部分遗传性疾病等近百种严重的致死性疾病。包括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实体瘤、先天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等。
怎样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如果您的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可向滨城区红十字会报名,登记后等待红十字会集中采集血样的通知,于指定时间指定地点抽取6-8 毫升血液,经 HLA分型检验后,把所有相关资料录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以供急待移植治疗的患者查询配对。
捐献造血干细胞危害身体健康吗?
造血干细胞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各种成分可恢复到原来水平。适龄、健康的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会促使骨髓把储备的白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促使血细胞的生成,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什么是应急救护?
应急救护是指当为危重急症以及意外伤害发生时,第一目击者利用现场所有的人力、物力为伤病者采取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治措施,为挽救伤病者的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哪些人应该学习应急救护知识?
随着意外伤害事故和心血管疾病的增多,随时可能遇到突发事件,每个人都必要学习应急救护知识,特别是接触意外伤害机会较多,从事危险性工作、分散或单独作业的人员,如机动车驾驶人、乘务员、交警、建筑工人、电工、导游人员、酒店服务员、保安员、公共游泳场从业人员、在校师生等,都是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的的对象
学习应急救护知识的目的和意义?
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争分夺秒以赢得挽救伤员生命的宝贵时间;防止伤情继续恶化;避免或尽量减少伤残和后遗症;减少伤员的痛苦;安全护送伤员到就近医疗机构治疗。
爱心相伴 “救”在身边——“红十字博爱周”应急救护培训演练活动在滨城区十里荷塘景区举行
发现更多精彩
关注公众号